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

【雲端智慧】打造個人智慧雲的三步驟-Part3


【步驟三、網狀脈絡的記事連結】

比爾.蓋茲曾說:「心智圖在資訊連結及整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心智圖法是創造新知識的利器!」心智圖法不但能進行垂直架構的展開,也能進行橫向的連結。

相同的概念,運用於數位筆記上,這是傳統筆記比較難以達成的聯結。讓記事與記事之間開始進行相連,要產出不同的創新的點子,機率就較一般人來得大。

唐‧泰普斯科特於開放世界的四個原則演講中,分享他正在研究未來的組織。從大自然觀察中,一群椋鳥聚集飛舞著,成群結隊,一隻捕食者被這些鳥的集體力量嚇走了。零碎的知識如同分散的椋鳥,當知識開始連結與分散時,如同小小隻的椋鳥成群時,可以來抵抗椋鳥的捕食者。連結,改變了命運,創造出另一種可能。

【實務範例說明】

回顧之前的文章,當我們思考記事本規劃時,分類的方式,是依照我想要解決的問題來分類。但是,一則記事中,可能提及許多的我關注的關鍵字,讓自己難決定如何來進行分類。

例如,我讀到一則運動新聞,發現職棒球員林威助回台灣打球時,會用筆記本來記錄,為了查找便利,他將每隊投手分類並貼上不同顏色的索引標籤,「這樣記錄的時候會比較清楚,也好翻閱。」林威助透露,在日本時就會做筆記,甚至有教練會主動要求選手這麼做,「因為投手實在太多,有些不一定會常常碰到。

這一則記事對我而言,心中浮現「典範」、「筆記」、「習慣」三個關鍵字,然而對我而言,典範是屬於職涯設計記事本,筆記則是在心智圖法手冊,習慣則是是個人學習,分屬不同的筆記本,要分類到那一本記事本,讓人難以決定。

為讓記事可以跨記事本,可以利用兩種方式進行,說明如下:
﹙1﹚設定標籤:設定三標籤,分別為典範、筆記、習慣,將這一則記事放於職涯記事本中,這一則記事再予三個標籤,即能解決這個困擾。標籤的功能,即可找出誇記事本的內容。 

﹙2﹚複製記事連結:利用心智圖法四大核心關鍵-放射狀,其結構為樹狀結構,同時也有網狀脈絡,進行檔案管理時我們利用複製捷徑的方式,讓我們進入不同的資料匣,卻可以找到相同的檔案,這樣一來,也會避免產生許多相同的檔案,複製捷徑其實就是提供連結路徑。

相同的作法,於Evernote上也是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。這一則記事放於「職涯綜合資料庫」,這是一個樹狀結構,再利用「複製記事連結」的功能,將這一則記事連結到不同的記事本的目錄中,這樣一來,不論在學習或是在心智圖法的記事本中,都是可以找到這一則記事。 



將時間花在美好的事物,當自己不斷的更新資料庫時,有二個發現與大家分享:

﹙1﹚融合學所
  • 完成這樣的初步的規劃,是否就對自己的記事資料的管理與掌控,能夠一目了然。除此之外,這也同時要強化個人捨離的能力。
  • 過去,資訊是一個封閉的時代,擁有知識者為王,現在進入後知識經濟時代,於資訊爆炸時代,「捨」反而大家需要鍛練的能力,這樣一個有系統的結構,不論是「捨」或是「得」,運用心智圖法結構化的放射性思考之下,正好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,不是嗎? 

﹙2﹚反思向前
  • 復盤,本身是圍棋中的一個術語,是指棋手在下完一盤棋後,要在棋盤上重新擺一遍,看看哪裡下的好,哪裡下的不好。下的好的要繼承,下的不好的,要再重新擺的過程中探究怎麼樣落子才更好。
  • 復盤,不僅僅是增長棋力的重要方法,柳傳志將復盤概念引入到企業家故事中,意指要在頭腦中對做過的事情重新過一遍。看看哪裡做得對,哪裡做錯了。做對了的地方是因為自己的能力,還是偶然碰巧。做錯了的地方,如何才能改正等等。
  • 復盤思維模式包括四個階段:回顧、反思、探究、提升,即回顧目標和過程、反思原因、探究規律、提升能力。前三個階段是復盤的過程,後一個階段是復盤的結果。
  • 當Evernote變身為超級秘書時,找出過去一天內,相關的記事,是否就是很快的達到自己反思的效果呢?建置資料庫是一個過程,將知識提升至智慧才是結果,也是我們建立資料庫最終的目的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